利息的多少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
根據2015年出臺的最新人民幣貸款利率知:貸款人申請一至三年(含3年)的貸款時需支付的利率為4.75%,貸款人17萬貸款三年,則需支付17×4.75%×3=2.4225萬元即24225元的利息。
如果貸款人是以17萬公積金貸款,則參照公積金貸款利率,五年以下(含5年)貸款需支付的利率為2.75%,這時貸款人需支付17×2.75%×3=1.4025萬元即14025元的利息。
另外,除了利息以外,如果貸款人未按時繳納利息,則需要繳納復利,即在收取利息時銀行將按照一定的利率增加對貸款人利息的收取。
如果貸款人未按規(guī)定期限歸還銀行貸款,則需要繳納罰息。即銀行將按照按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對貸款人的違約給予相應的處罰利息。
利息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經濟成長的效率
企業(yè)在籌資過程中對各種資金的籌集方式進行成本比較的目的是降低企業(yè)成本的同時也能提高企業(yè)效益,節(jié)約利息支出這一種行為模式即為提高經濟成長效率的一個方式。
2、影響居民資產選擇行為
利息收入是居民資產選擇行為的主要因素,如今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重視利息收入并自發(fā)地產生資產選擇行為,居民在利息收入的誘導之下做出的資產選擇行為為實現各項宏觀調控做出了貢獻。
3、影響政府行為
政府也能將利息視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對經濟運行實施調節(jié)。當提高利率時,貨幣就會從資本市場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籌集資金,用高于銀行同期限存款利率來發(fā)行國債,將民間的貨幣資金吸收到政府手中,就可以提高各項財政支出。